喜报!我院研究生获第六届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决赛一等奖2项

发布时间:2023-08-09 浏览量:


近日,第六届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决赛在华中科技大学落下帷幕。由我院集成电路与系统研究中心研究生邓昊瑀、梁一凡、曹文旭组成的“芯人队”与黄磊、苏祥参加的“谁赞成谁反队”2支队伍经过激烈角逐,最终均斩获全国总决赛一等奖,我院徐跃杭教授、黄乐天副教授、毛书漫副研究员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undefined


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围绕国家集成电路战略需求设立,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赛事之一,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是国家级A类学科竞赛。

据悉,本次大赛于2023年3月30日启动,共有来自全国889支队伍报名,通过基础题考试、答辩以及上机设计环节,共有171支队伍进入决赛。参加决赛的硕博研究生围绕集成电路设计、半导体器件与工艺、光电子芯片与器件、EDA算法与工具设计等四大方向开展答题、答辩、竞演。

研究院高度重视研究生创新实践活动,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在各相关领域进行研究与开发,培养研究生掌握核心技术的创新意识和敢于挑战“卡脖子”难题的勇气和能力,努力将优秀的技术成果引入湖州、落地湖州,助力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获奖作品介绍】

团队名称:芯人队

作品名称:面向存算一体AI芯片的辅助设计工具集

指导老师:黄乐天

队员:邓昊瑀 曹文旭 梁一凡



作品介绍:

芯人队开发出了一款面向非易失性存算一体AI芯片的辅助设计工具集,实现了AI算法的端到端映射部署以及硬件的建模仿真,能够为存算一体AI芯片的设计空间探索提供支持。该工具集克服了现有工具支持模型种类有限、过度理想化片上通信、建模不够精确三个主要缺陷,提出NUDA数据流架构实现对任意模型结构的支持,分别采用动态归约映射以及智能布局布线避免通信死锁、减少通信冲突,并通过RTL建模实现对存算一体芯片PPA的精确评估。另外,该工具集还提供面向模型准确率、片上缓存容量需求等指标的预评估工具以加速设计迭代。目前,该工具集已经被国内某知名研究所应用于实际的存算一体阵列芯片的设计生产,实现了相比传统单Xbar架构高达40倍的吞吐量提升。



团队名称:谁赞成谁反队

作品名称:砷化镓pHEMT非线性和噪声一体化集成模型

指导老师:徐跃杭,毛书漫

队员:唐博文,黄磊,苏祥



作品介绍:

在器件-模型-电路的流程中,准确的的晶体管模型不仅可以用来指导优化器件,还可以为电路设计提供重要参考。目前针对GaAs pHEMT射频器件建模,标准的Angelov和Keysight EEHEMT模型存在无法表征高阶色散效应和模型参数提取效率低的问题,因此现有的商用模型多是将非线性和噪声分开建模。针对这些问题,本作品从自建的区域划分准物理基模型出发,提出了一种非线性和噪声一体化集成建模方法,综合考虑了寄生参数、热电效应、陷阱效应和DIBL效应,并基于区域划分理论推导得到了物理基噪声模型;特别的,针对陷阱效应,本作品对传统SRH模型进行改进,考虑了控制电势的静态偏置相关性,俘获发射时间的温度相关性,并将模型与关键陷阱参数相关联。最后,采用国产0.25微米GaAs pHEMT对所提出的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作品可以准确预测器件直流特性,单音信号射频特性,双音信号射频特性以及噪声特性,特别的,模型具备从饱和到回退15dB下的三阶交调预测能力,并且可以表征-15dBm输入功率下三阶交调阻抗圆图。本作品相比较标准Angelov模型精度大幅提升的同时,模型参数大幅下降30%以上。




图、文:张梦梦/ 编辑:李卓然 / 审核:李卓然 / 发布:李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