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风采】清洁能源技术团队

发布时间:2022-05-07 浏览量:


一、团队简介


该团队长期致力于各种清洁能源转化和储存技术的研究,包括热电转换、光储充、固/液态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等核心材料和关键技术的开发。

团队现有固定科研人员9名(正高3名,副高4名,中级2名),其中国家级和省级人才3名,具有海外经历人员7名。

团队成员累计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防预研基金、浙江省科技厅、四川省科技厅等科研项目20余项、校企合作项目10余项,立项经费1000余万,发表论文2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本团队结合自身在电池材料领域的长期积累和湖州本地的电池产业特色,在南太湖新区建立了新型储能电池材料产业孵化基地,目标在储能电池材料方向实现产业转化,为尽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而做出贡献。


二、团队代表性成果

1)高性能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从核心材料的制备方面开展了钠离子电池的产业孵化研究,通过严格的多组份反应控制、表界面工程技术、粒度和形貌控制技术的探索,可实现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小试生产,正极材料质量比容量可达130-150mAh/g,循环寿命过千次。钠离子电池在储能和低速动力系统中将发挥出重要作用。


    


2)新型三维锂合金骨架锂负极及固态锂电池:利用合金相分离原理,一步法制备含有三维连续锂合金骨架的新型锂负极带/箔材,具有生产投入成本低、可连续生产、带/箔材厚度最低可达10mm、充放电寿命达到1000次以上,在此基础上装配的固态锂电池,循环寿命达到500次以上。


    


(3)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系统:团队自主研发生产的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系统(PECVD),可用于多种功能微纳米材料(碳基材料、金属材料、半导体材料、金属化合物)的制备和改性。该技术具有高性价比、功能强大、安全稳定、节能环保等优点。目前,该设备已通过了一系列的工艺试验和实验分析,应用于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


 







来源:人才引育部